产品名称:氧化偶氮甲烷 (AOM)-结肠癌造模诱导剂
中文别名: 偶氮甲烷;氧化偶氮甲烷
英文名称: Azoxymethane
品牌: PERFEMIKER
CAS号: 25843-45-2
分子式: C2H6N2O
分子量: 74.08
纯度:95%
偶氮甲烷(氧化偶氮甲烷),英文Azoxymethane,缩写AOM,可有效诱导大小鼠结肠癌,广泛用作一种基质引起实验动物发生结肠肿瘤,从而研究癌症预防物和癌症形成机制。另外,越来越多结肠癌病例的发生,使得癌症预防物的研究也越来越流行。按照每周一次皮下注射AOM(15mg/kg体重)进入大鼠体内,连续3周给药。数周后能观察到癌前期病变。
作用机制:偶氮甲烷(AOM)能诱导DNA产生O6-甲基鸟嘌加合物,导致G→A转化。
主要应用:偶氮甲烷(AOM)常联合DSS(Mw:36000-50000 Da)注射动物,建立结肠癌模型,用来研究癌症发展机制和化学预防。
物理外观:透明无色液体
在肿瘤学研究中,构建与人类疾病病理特征高度相似的动物模型,是解析疾病机制、筛选治疗药物的核心基础。其中,结肠癌作为全球高发恶性肿瘤,其发病机制复杂且受遗传、环境等多因素调控,亟需可靠的实验模型支撑研究开展。氧化偶氮甲烷(AOM)作为一种经典的结肠癌特异性造模诱导剂,凭借其明确的致瘤机制、稳定的造模效果,已成为结肠癌基础研究与转化医学领域的 “核心工具”,为科研人员探索疾病本质提供了关键助力。
从作用机制来看,AOM 的致瘤特性与其化学本质密切相关。作为一种亚硝基类化合物,AOM 进入动物体内后,可在肝脏等组织中经细胞色素 P450 酶系代谢活化,生成具有强烷化活性的中间体。这些活性中间体能够特异性与结肠上皮细胞 DNA 结合,引发 DNA 链内或链间交联、碱基突变(如 G→A 转换)等遗传损伤,尤其易导致与细胞增殖调控相关的原癌基因(如 K-ras)激活、抑癌基因(如 p53)失活。这种遗传层面的改变,会逐步打破结肠上皮细胞的正常增殖与凋亡平衡,促使细胞进入无序增殖状态,进而经历 “正常上皮→异常增生→腺瘤→腺癌” 的病理演变过程,高度模拟人类散发性结肠癌的自然发病路径。
基于这一明确机制,AOM 在结肠癌研究中展现出广泛且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。在疾病机制研究领域,科研人员常通过给小鼠、大鼠等模式动物腹腔注射 AOM,结合高脂饮食、葡聚糖硫酸钠(DSS)诱导的肠道炎症等环境因素,构建 “化学诱导 + 环境协同” 的复合模型,以此探究肠道微生态失衡、慢性炎症与结肠癌发生发展的关联,或解析特定基因(如肠道屏障相关基因)在肿瘤发生中的调控作用。例如,通过对比 AOM 单独造模与 AOM+DSS 联合造模动物的结肠组织病理变化、炎症因子表达水平,可明确慢性肠道炎症对肿瘤启动与进展的加速效应,为 “炎症 - 癌症” 转化机制研究提供直接实验证据。
在抗肿瘤药物筛选与评估方面,AOM 诱导的结肠癌模型更是不可或缺的 “试金石”。由于该模型形成的肿瘤在病理形态、分子特征上与人类结肠癌高度相似,且造模成功率高、肿瘤生长周期相对稳定,科研人员可利用其开展靶向药物、化疗药物、免疫治疗药物的体内药效评价。例如,在评估某款抗血管生成药物时,可通过给 AOM 造模成功的小鼠持续给药,监测肿瘤体积变化、计算抑瘤率,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(VEGF)的表达水平,综合判断药物对结肠癌的抑制效果及作用靶点;对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(如 PD-1 抗体),则可通过检测模型动物外周血中免疫细胞比例、肿瘤微环境中浸润 T 细胞数量,评估药物对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的激活作用。
此外,在结肠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研究中,AOM 模型也发挥着重要作用。科研人员可动态监测 AOM 诱导过程中动物血清、粪便中的分子变化,如循环肿瘤 DNA(ctDNA)突变、肠道代谢物异常表达等,筛选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的生物标志物,并通过临床样本验证其特异性与敏感性,为结肠癌早期筛查技术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。
当然,在使用 AOM 开展研究时,也需注意其操作规范与安全控制。AOM 具有一定毒性与挥发性,实验过程中需在通风橱内进行,操作人员需穿戴防护装备;同时,需根据实验动物种类、品系调整 AOM 的给药剂量与周期(如小鼠常用剂量为 10-15mg/kg,单次或多次腹腔注射),以确保造模效果的稳定性与可重复性。
综上,氧化偶氮甲烷(AOM)凭借其与人类结肠癌高度契合的致瘤机制、稳定的造模效果,已成为连接结肠癌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的关键工具。无论是解析疾病发病的分子机制,还是推动抗肿瘤药物研发、早期诊断技术创新,AOM 都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,持续为结肠癌研究领域的突破提供有力支撑。
本文引用地址:https://www.perfemiker.cn/product/134524.html
联系方式:400608759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