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生物医学研究的荧光工具箱中,Cyanine 7 Maleimide(Cy7-MAL)凭借其独特的近红外(NIR)荧光特性与高特异性反应活性,成为蛋白质标记、活体成像及药物递送追踪领域的“明星分子”。本文将从其化学本质、核心功能及前沿应用出发,揭示这一工具如何推动科研边界的突破。
一、化学本质:荧光染料与活性基团的“完美联姻”
Cy7-MAL的分子结构由两部分核心组件构成:
Cyanine 7(Cy7)荧光核心:
属于花青素类染料,激发波长740-750 nm,发射波长770-773 nm,处于生物组织的“近红外窗口I”(650-950 nm)。此波段下,血液、体液及组织的背景荧光极弱,且长波长光穿透性强,可实现深层组织成像。
荧光量子产率0.24-0.3,消光系数高达199,000-240,600 L·mol?1·cm?1,确保高灵敏度检测。
马来酰亚胺(Maleimide)反应基团:
通过Michael加成反应,特异性结合含巯基(-SH)的生物分子(如蛋白质半胱氨酸残基),形成稳定的硫醚键。
反应选择性极高:在中性或微酸性条件下,马来酰亚胺对巯基的反应速率比对胺基快1000倍以上,避免非特异性标记。
二、核心功能:从分子标记到活体追踪的“全能选手”
1. 蛋白质与抗体的精准标记
Cy7-MAL可通过巯基反应,将Cy7染料共价连接到目标蛋白的特定位点,实现:
荧光免疫分析:标记抗体后,用于流式细胞术、Western Blot或ELISA,提升检测灵敏度。
蛋白质互作研究:通过荧光共振能量转移(FRET)技术,实时监测蛋白-蛋白相互作用动态。
案例:在病毒样颗粒(VLP)研究中,Cy7-MAL标记的外部装饰蛋白被用于追踪颗粒在细胞内的组装与释放路径。
2. 活体成像与药代动力学追踪
Cy7-MAL标记的生物分子(如纳米颗粒、药物载体)可被近红外成像系统(如IVIS)检测,实现:
小动物活体成像:追踪肿瘤靶向药物在体内的分布、代谢及清除过程。
细胞示踪:标记干细胞后,观察其在组织修复中的迁移与分化。
优势:相比可见光染料,Cy7-MAL的近红外荧光穿透力更强,可减少自发荧光干扰,提升成像深度与分辨率。
3. 核酸与多肽的荧光标记
通过修饰Cy7-MAL的连接臂,可将其扩展至核酸(如siRNA、miRNA)或多肽的标记,用于:
荧光原位杂交(FISH):定位细胞内特定核酸序列。
多肽药物递送:追踪多肽载体在体内的靶向性与释放效率。
三、前沿应用: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“桥梁”
1. 肿瘤靶向治疗研究
抗体-药物偶联物(ADC)开发:Cy7-MAL标记的抗HER2抗体可同时实现肿瘤靶向与荧光示踪,评估ADC在肿瘤组织的蓄积效率。
光热治疗监测:结合光热材料(如金纳米棒),Cy7-MAL标记的载体在近红外光激发下产生热量,同时通过荧光信号反馈治疗进程。
2. 神经科学研究
神经元活动追踪:标记谷氨酸受体相关蛋白后,通过双光子显微镜观察神经递质释放的动态变化。
脑疾病模型:在阿尔茨海默病模型中,追踪β-淀粉样蛋白聚集体的荧光信号,评估药物干预效果。
3. 合成生物学与生物材料
基因电路可视化:标记基因编辑工具(如CRISPR-Cas9)后,实时监测其在细胞内的定位与活性。
智能生物材料:Cy7-MAL标记的水凝胶在降解过程中释放荧光信号,反馈材料在体内的稳定性。
订购请致电: 400-086-2158
来源:https://www.med-life.cn/product/910958.html